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污染水体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在实验围隔系统中,夏季利用凤眼莲、冬季利用耐寒型沉水植物伊乐藻等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营养盐、透明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处理围区营养盐水平均显著低于围区对照和大湖水体.最初15 d,凤眼莲生长速度快,覆盖面积从100 m2增加到470 m2;44 d后,覆盖面积达到65%,处理围区的水质最佳,总氮(TN)、铵态氮(NH4+ -N)、亚硝态氮(NO2- -N)、高锰酸钾盐指数(CODMn)和叶绿素a浓度最低,透明度达到1.7~1.8 m(水底).10月份后,处理围区水体总磷(TP)维持在0.1 mg·L-1左右.处理围区透明度提高后,伊乐藻逐渐成为优势种(覆盖面积达到总水域的1/3),在净化水质、维持水质理化性质稳定和提高透明度方面作用显著.表明水生植被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水体营养盐,控制浮游植物增长,是改善富营养湖泊水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2.
分析23年(1984~2006)重庆市秀山县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观测圃与田间的系统调查资料,揭示出该虫年度间和年度内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规律。褐飞虱在观测圃条件下,2000年前常是大发生以上,2000年以来发生程度变轻,常是中等偏重以下,但近3年来又有回升的势头,各年均呈比大田发生偏重的趋势。年度间主害期呈推迟的趋势。年度内,稻苗移栽后即可见虫,一直到收获;前期虫量较小,中期增多,后期较大,主害期在后期。观测圃的褐飞虱发生高峰期比大田早5d左右。观测圃虫量在水稻前期与大田相当,中、后期有差异,特别是后期差异较大,是大田的2~10倍。观测圃的天敌种类主要是蜘蛛、黑肩绿肓蝽、螯蜂、隐翅虫和稻红瓢虫;天敌数量在水稻中期和后期分别比大田多30%和40%以上,对褐飞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还讨论褐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研究在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环境因素对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方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方差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合成分析,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轮中δ^13C随方位的分布特征。应用相关分析探讨了这种分布特征的年际差异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树轮δ^13C值有显著方位差异和年际变化,不同方位的差异可以用4个基本角分布型表示,其中一型表示各方位δ^13C比多年平均值偏大,其中北(N)、西(W)、西南(SW)、南(S)较平均值偏大约0.5,而其余4个方位偏大不到0.2;二型各方位也较多年平均值偏大,但各方位差异不大,除N方位较小外,其余均在0.2-0.4之间。三型为各方位δ^13C较平均状况偏小,其中西北(NW)、东北(NE)方位约偏小0.4,其余方位偏小0.2-0.3。四型表现为NE、东(E)、东南(SE)与平均状况一致,西北(NW)方位较平均状况偏大约0.1,N方位偏小0.2,其余3个方位则偏小约0.3。而其年际变化既可用这4个角分布型的更替表示,也可以用第一、二主成分表示。δ^13C的第一主成分与前一年8-12月降水量负相关,与当年1-3月降水正相关。第二主成分与前一年8月至当年1月的6个月平均气温正相关。不同的角分布型与不同的气候状态相联系。一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R8-12少、R1-3多、T3-7低并且T8-1高;二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R8-12少、R1-3多、T3-7低并且T8-1低;三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R8-12多、R1-3少、T3-7高并且T8-1高;四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R8-12多、R1-3少、T3-7高并且T8-1低。可见角分布型的差异可能包含着环境变化的信息,因此同时利用树轮整体平均δ^13C值的序列和角分布型序列来重建历史气候,可以得到更多的历史气候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94.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 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和甘肃以西局部地区, 但一直保持向我国东部扩张的趋势。在国际上, 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和迷向防治苹果蠹蛾已经成为一种切实可行并广泛应用的害虫管理技术。本文综述了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成分鉴定、人工合成和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以期为我国苹果蠹蛾的防控策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黄花牛耳朵(苦苣苔科)的传粉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和繁育系统的实验,对黄花牛耳朵(Chirita lutea Yan Liu et Y.G.wei)的传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花牛耳朵的花期从7月初至8月底,单株花期约35~47 d,单花化期约6~10 d,花的开放无固定的时间.在花期内花粉活性约80%,柱头可授性约75%~90%.花粉/胚珠比率(P/O)为1 215.73±266.13.柱头在花药散粉时已生长至花筒口部,明显高于花药,便于接受异花花粉.黄花牛耳朵不存在无融合生殖,高度白交亲和,但较难发生自动的白花授粉,产生种子主要依靠传粉媒介.自然授粉的结实率明显低于人工授粉的结实率,存在传粉限制,蜜蜂(Apidae sp.)、方头泥蜂(Crabro sp.)、无垫蜂(Ameglla sp.)是主要的传粉者.  相似文献   
96.
目的报道1例铁锈色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结节性肉芽肿及病理改变,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反复取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对皮损进行病理检查,将培养菌落进行rDNAITS测序鉴定。结果分泌物PDA培养基中可见灰色菌落,表面呈绒毛状,37℃生长良好,镜下可见分隔菌丝未见分生孢子。分子生物学ITS测序结果显示:病原菌与铁锈色小孢子菌相似率为100%。确诊后用伊曲康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在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头癣是很常见的皮肤病。对皮肤出现结节性损害且长期抗炎治疗不愈的患者,要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及时诊断并早期进行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中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ELSD法对君药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中的黄芪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黄芪甲苷在0.0236mg/ml~0.236m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02%(n=6),RSD为1.02%.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活血蛭龙通瘀胶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网络对外界刺激信息的群体编码机制.方法:本文利用多电极阵列对培养海马神经元网络进行多位点刺激及同步记录,运用线性统计方法分析网络中各点对刺激的响应规律,以及聚类算法分辨网络对不同位置刺激的响应.结果:各记录位点在刺激后100ms内的响应放电频率与距刺激点的空间距离线性无关、与记录/刺激位点的自发活动相关系数呈弱线性相关,与刺激前100ms内的自发放电频率呈线性关系.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刺激不同位点时自发放电频率与响应放电频率线性关系的斜率和截距不同.不同位点刺激时的自发-响应数据能够通过聚类进行区分,并且自发-响应放电频率的线性相关系数越大分类的正确率越高.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线性相关系数在APV阻断NMDA受体后减小,而在CNQX阻断AMPA受体后相关系数增大.结论: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网络中的神经元对刺激的响应放电频率与其自发放电频率线性相关,该群体响应特征可以用来实现对刺激位置的编码,并且NMDA受体的存在是维系该群体响应特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
100.
横断山区伞形科4种7个居群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横断山区伞形科棱子芹属2种植物(松潘棱子芹Pleurospermum franchetianumHemsl.和西藏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C.B.Clarke var.thomsoniiC.B.Clarke)和茴芹属2种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versi-foliaDC.和锐叶茴芹Pimpinella argutaDiels)共7个居群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和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棱子芹属和茴芹属植物属内种间染色体基数存在差异,其中松潘棱子芹为2n=2x=18=16sm 2st,西藏棱子芹为2n=2x=22=16m 6sm;茴芹属光果组中锐叶茴芹为2n=2x=22=22m,毛果组中异叶茴芹为2n=18=18st或2n=18=2sm 16st.松潘棱子芹、西藏棱子芹、锐叶茴芹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从而为棱子芹属和茴芹属的分类和演化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